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暑往寒来奏弦歌 老有所乐续新篇——河南固始支教纪实】

        岁月如流,转眼间已是入冬时节,早晚温差很大,人们出门便感到丝丝凉意。然而,在河南固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一、二楼两间大礼堂教室,却是人头涌动,济济一堂,来自各村镇初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各200多名,以期待与热情迎接着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的教育扶贫智力支教队伍。

        12月17日上午,今年的第三次培训专场拉开了序幕。在简短的欢迎仪式上,培训中心张西鑫校长向受训中学教师介绍了上海的专家学者们,便分别开始了授课进程。

        上海市老教授协会从百人讲师团中遴选出对中小学教育较为熟悉的教师,更考虑汇集全市力量,在市教委领导关心支持、各高校老教授协会积极配合、市教委教研室倾情支援下,领导小组的同志们集思广益煞费苦心,多渠道、多途径与教授专家们走访联络,终于组建了一支荟集百人讲师团成员、高校附中教师、市(区)教研室专家的精干队伍。

        上午,两个课堂,同时开讲。

       语文班内,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曹刚老师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授课方式,手持话筒,站在教室中间娓娓道来,通过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朱自清的《背影》,向大家传授中学语文教学的解读路径。娴熟的记忆,洪亮的嗓音,时不时与在座教师对接交流,点出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握的“逻辑链”,精彩的讲述赢得了阵阵掌声,在座的一些教师都为曹刚老师“教学的宏观之高度、讲课的水平之把握”而倾倒,互动的效果使课堂更活跃,效果更提高。无愧为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得主以及“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一一鹤立鸡群,技高一筹,尽显上海水准。

        数学课堂,身兼徐汇浦东两区数学学科带头人的上海师大附中数学教研组长于建华老师,对中学数学学科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上能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风格,沉稳冷静,娓娓道来,谈及数学课的本质”误——悟“、为师的六个层次等等,向在座者传授如何做一名优秀中学教师的真谛。不少教师或用手机拍摄着投影屏幕上的PPT,或在下课后拿着U盘拷贝着讲课提纲。

       下午,两大课堂内,依然是一片热烈的感受。

        多年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科研的老教授,上海师大博士生导师岑国桢对全体教师开讲《从心理学视角对教师的五条建议》,提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善用心理效应、保持心理健康,条分缕析,语重心长,深受当地中学骨干教师欢迎。

        来自上海闵行区的语文教研员,作为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闵行区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导师的殷秀德,正在向教师们阐释初中“陌生化”文言文教学案例,在分析教学现状、阐明教学内涵后,运用十来篇文言文具体案例,引经据典,挥洒自如,上呼下应,气氛甚佳,不断激发起听课者的热情。

        又是一天。

        上午语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潘晓红主讲《中小学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策略》,从心理健康标准、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教育辅导策略等三个方面作详细阐述,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生常见的四类心理问题,讲课中,或以自身经历描述,或以家庭情况谈论,或以师生关系举例,或以社会现状阐释,或以寓言故事论理,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心理辅导策略。博士才情尽显,全场教师连称如久旱遇甘霖,送上掌声阵阵。课后,在与教师的对话中直奔主题,解惑释疑,步步引导,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育下一代的最好启迪。

        下午语文课,由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席教师魏国良讲授《中学语文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之秘诀,他以《物种起源导言》为例,从教法思辨、教法创意、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文本类型的教法设计,将其数十年经验体会感悟一一道来,与听课者一道分享,年近七旬的魏老师宝刀不老,神情自若,从容淡定,学员们被深深吸引,共同进行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究之旅。

        作为《几何王》软件的发明者徐方瞿教授为此次讲师团最高龄者,年逾七旬的他健步走上讲台,为数学骨干教师讲授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及其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合二为一,亦视频亦黑板,亦鼠标亦粉笔,上下互动,气氛热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整整一天的讲课,专家型领导气场十足气度不凡,在数学课堂上,面对着逻辑思维的条理,化枯燥为生动,寓理性于形象,依然赢得了掌声雷鸣,连小鸟儿也被精彩讲课与热情场面所吸引,飞进教室绕梁三匝,叽叽喳喳不舍离去。整场授课在一波又一波热烈掌声中结束,徐老师暂别固始,却将他的情怀和学术都留在了固始教师的心中!

        一周之后,又一批授课教师登上西去的高铁,辗转来到固始。12月24日、25日,六位教师为固始初中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开讲。

        上海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石海红,曾获得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语文学科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上海市“园丁奖”。她以《永远奔跑》为题,通过课堂教学的生成过程,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把课本知识、学生经验、教师经验作为课程资源,逐步形成高效民主的课堂教学风格,诠释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她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篇讲述她外婆故事的原创短文,让听课者为之动容。

        上海交大的龚诞申教授对中国语言文学与历史学素有研究,功底深厚,老骥伏枥,积极请缨,主动承担了两个单元的培训课程——《谈谈中华文化大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和《中国古代诗文教学和思考》,说古论今,纵横捭阖,提纲挈领,以丰富的知识面,拓宽了受训者的视野。他最后以《固始留句》的诗 “豫州固始故事多,历数春秋几沉疴。狩猎农耕尽丰硕,风调雨顺无干戈。蓼番古国觅踪迹,史灌长渠泛清波。华夏子孙寻根处,但闻旧曲翻新歌” 结束,赢得一片掌声。

        资深语文骨干教师缪美萍曾任教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多年,在上海中学任年级组长时,所带年级名列当年上海市高考总分第一、语文第一。她擅长把握学生心理,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情感真挚的流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缪老师也是第五届全国百名班主任之星。

        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原数学系主任叶中行教授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咨询开发等工作,研究领域广泛。他以《数学的奇境》为题,结合大量生动的故事、图标和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现代数学的新特征、新发展和面临的新挑战,让听讲者茅塞顿开。

        华东师大数学系教授赵小平长期从事数学教育测试与评估以及中学数学课程研究,曾任《数学教学》杂志主编。她从 “源头活水” 入题,介绍了跨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譬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活动、收益与风险的数学分析、选举方法中的数学应用、欣赏名画的数学视角、足球上的数学密码、不动产分割的数学模型,让人获益匪浅。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刘达,长期从事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研究,具有丰富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他以 “如何促进中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有效性” 为题,上下午一气呵成,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侃侃而谈,阐述 “教学相长” 的含义,感悟数学 “独一无二” 的价值。由于赵小平与刘达当年是师生关系,师生相聚,同台授课,成为这次支教培训的一段佳话。

        为期四天的培训授课,可以归纳为几点体会与感悟:

        1. 讲课内容应具有宏观的高度,有助于拓展受训者的视野,一定程度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2. 适当教学方法的传授,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丰富PPT教案的形象内容,可吸引受训者的眼球与思路;

        3. 案例的运用,生动的讲解,积极的互动,可形成培训的良好氛围,使受训者得到有益启示。

        上海的老教授与名师们是满怀热情的,固始的参训者是有所祈盼的,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使他们心心相通。我们相信,在广大讲师团成员的努力下,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帮扶固始教育发展项目必将逐步深化,在服务国家战略、打赢扶贫攻坚战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篇
元旦献词
下篇
市协会盘点2016年工作 听取高校秘书长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