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在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市副市长 翁铁慧

(2017年6月30日)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大会,有机会与各位为上海教育事业付出辛劳和智慧的老领导、老教授相聚一堂,倍感亲切。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市老教授协会的代表大会,四年前与大家齐聚一堂的场景至今难忘。

        我代表市政府向市老教授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市老教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的辛勤努力表示崇高敬意,向各位老领导、老教授致以亲切问候!

        多年来,各位老领导、老教授热情关心和支持上海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老领导、老教授、老同志们继续贡献经验和智慧。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报告一下当前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几项重点工作,希望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广大老教授一如既往,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当前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几项重点工作 近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先后承担了“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和“一市一省”高考综合改革这两大国家试点任务。

      (一)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中期进展成效良好。2014年起,上海和北大、清华“一市两校”启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我们启动实施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按照十大方面、52条、214项重大改革任务逐条研究部署、逐项推进落实。

       我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确保公平、提升质量为“车之两轮”,以提高政府教育治理能力为“车之一轴”,着力为全国教育改革当好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高校坚持“课程建设精品化、队伍培养专家化、实施推进系统化”的思路,以建设好4门思政课必修课程为核心,深入发掘各类课程资源,探索形成了以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为代表的课程思政创新。

       中小学坚持以“学科德育”理念,构建形成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着力挖掘每门课程的德育内涵,发挥每位教师的德育功能。
 

       二是以确保公平底线、提高内涵质量为改革重点。

       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牢固树立“办好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教师”的政策导向,以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标准体系促进城乡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已覆盖近5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公平地获得良好教育。

       提高内涵质量,基础教育实施了两轮的“课程改革”,配套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尝试,成果引起世界关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及教材正逐步向英国等国家输出。

       高等教育把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了市属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课,设立坐班答疑时间,教学质量呈回升趋势。

        三是以提升政府科学治理水平、推进“管办评”制度体系为关键抓手。

        基于高教计划构建了高校二维分类管理与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高校实行不同的投入、评价和管理方式,市政府加大对高校放权的力度,对市属高校经常性经费投入已稳定在70%左右,为严格监管、科学投入,逐步全面推行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并专门组建了市级高等教育投入咨询委员会。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教育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教育部领导用“高规格、大规划、强规则、尊规律,扩大辐射面、扩大影响力、扩大受益面”高度肯定上海教育经验,表示将全力总结推广和配合落实上海教育综合改革。

      (二)高考综合改革三年磨一剑,试点工作正平稳收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各项政策。

        三年来,围绕"教、考、招"全面深化改革,共出台实施20多项配套政策。一是聚焦深化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改进教学组织方式,采取“走班制”教学,增强了课程实施的选择性,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条件与空间。

        二是分类分步落实考试改革,完成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推进英语考试改革,规范了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等。

        三是全面优化招生录取模式,合并了一、二本批次,促进高校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推进综合评价录取改革,以高考成绩(60%)+面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合成总分录取。

        今年本市统一高考平稳有序,成绩及分数线已公布,正在进行综合评价批次校测面试工作,社会反响良好。

        等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们将全方位、全过程系统梳理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实践,深入做好总结评估工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议。

      (三)加快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上海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着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率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有力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发展,力争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抓手,严格推行所有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青年教师必须担任助教工作、所有老师都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大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确定八大重点领域,制订了《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省级审批改革方案》,教育部已批复同意试点。

        在"双一流"建设方面,以“高峰”“高原”学科计划率先对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初显成效,根据最新数据,上海高校入围全球前l%的学科达81个,比2016年同期增加9个,占中国大陆高校总量的10.3%,入围全球前1‰的学科达9个,比2016年同期增加2个,占中国大陆高校总量的13.4%,上海交大工程学学科入围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这次入围国家拟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均为上海高峰学科建设学校,好几所非“211”的地方高校也已进入拟建设名单。

        在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发展方面,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培育,延揽世界水平优秀人才和团队,汇聚国际化研究队伍。 二、希望市老教授协会更好发挥作用,建言献策,传授经验 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依托各位专家和老教授的智慧和经验。

        在座的有好几位老领导、老教授都是市级“1+3”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机制(即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上海市高等教育投入评估咨询委员会、上海市教育考试和命题委员会)的成员,在各项专题调研、立法论证、决策咨询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机会,我有两方面想法拜托大家:一是期待各位老教授多建言献策。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已经进入中期评估阶段,通过自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瓶颈和急需破解的难题,下一步还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特别希望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一流“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等方面得到各位老教授的指点和帮助。

        希望大家多提出政策建议,尽己所能地开展调查研究、咨询指导和决策论证。

        二是期待各位老教授多传授经验。

        你们是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和见证人,很多前辈还是甘为人梯、扶持后学的典范,希望各位老教授在保重身体的情况下,用长期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在市老教授协会的组织下,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市老教授协会历来有好的传统,在组织、凝聚、服务老教授发挥作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希望市老教授协会和新一届理事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组织老教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要积极支持市老教授协会的工作,尽量帮助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最后,预祝市老教授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老教授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上篇
在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辞 徐锡安
下篇
在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闭幕时讲话 马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