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万多名会员的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目前举行了协会成立以来的首届表彰会。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专门写信前来祝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保局、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受到表彰的58位科教优秀工作奖获得者的个人和集体代表中,许多人都曾经是各个学科的带头人,指导过硕士和博士生的成长成才,这些人更是学校的名师和名家,铸就了不少名校。现在仍在科技教育岗位上老有所为,在退休后的人生中,继续充满着精彩。
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是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博导,也是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是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曾荣获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同时还是《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等数名篇著作的编撰人。他自翊为是古城的守望者,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为古镇的保留和保护而呐喊。他曾以“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而闻名。如今,退休多年的他,仍坚持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常常自掏腰包搞城市调研,开专题研讨会。他组建了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并发动青年志愿者一起来参与,希望通过基金会的运作,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城市遗产。
法律专家咨询站的负责人张善恭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教授。他退休后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法律咨询工作,免费为老人们服务。最近他得了一场大病刚出医院。我们几乎无法相信这样一位精神熠熠的人竟是一个经历了一场脑部手术的人。他发起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轮到他值班,经常是因为预约的人数比较多而提前到岗。他认为“自己对法律比较了解,能够免费为老同志们做点事,这也是法律工作者的责任。”这些肺腑之言既朴素又实在。
上海海事大学的吴钟琤教授,他理解无论“老有所为”还是“老有所乐”,其实质是要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有意义。为此,他通过组织开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讲座,向老年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防暑防寒等生活常识,甚至还教老年教师做健身操。他在为别人的忙碌中,体会到自己晚年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吴静芳教授是东华大学“丝网花”专家。她退休后不惜辛劳,多次越洋去日本交流学习。为了普及和推广“丝网花”,她编写教材20余本,得到了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肯定。
上海体育学院的胡德淦教授根据中国的国情,从日本引进了一个适合老年人运动的新兴体育项目:场地高尔夫。这是一个团队共赢的体育项目,也是一个全身性的运动项目。 “你看这样就能动腿,这样就能动脚,拣球就是一个全身运动,运动量虽然不大,但非常有效,非常适合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