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教授王吉耀带领的肝纤维化研究小组,经过十余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靶向于整合素αvβ3受体的分子影像可识别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相关成果10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肝脏病学》上。
自2005年起,王吉耀小组开始开展“靶向分子影像学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运用”研究。研究人员利用代表不同发病机制的多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发现肝组织内整合素αvβ3受体的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或缓解而增加或减少。同时,他们利用免疫荧光双染色的方法,进一步识别了在纤维化的肝组织中表达整合素αvβ3受体的细胞主要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随后,研究人员合成了针对整合素αvβ3受体的cRGD环肽,利用SPECT影像的方法显影同位素标记的cRGD环肽在大鼠肝脏内的结合情况。
他们发现,随着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cRGD环肽在肝脏内的结合量逐渐上升。因此,该方法可识别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