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东华大学袁琴华教授自2001年退休后,仍痴迷于她所热爱的科研事业,她说:做人总应有点精神,不管是何种身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急国家所急,敢于创新,勇于奉献,刻苦钻研,做出成绩。这是袁琴华教授一生的追求。

退休以来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研工作

1、为神五、神六、神七、神九、神十的宇航员提供了“尿收集装置”和“应急大便收集装置”共五种装置(女各1种,男尿收集2种,应急1种。“921项目”)1996年起,在接受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任务后,袁琴华教授带领课题组就瞄准了这一日常小事中的大课题,“HYF尿收集装置”与“应急大便收集装置”,经多学科攻关,采用了航天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满足了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正常排尿、排便的需要,具有快速吸液,不溢漏;抗菌、除臭;接触皮肤面干燥、舒适,防止皮肤感染;调换方便;份量轻等多种功能,保障了航天员的日常需求。我们按任务方要求,对装置不断改进,从单一的尿收集到尿、便双重收集;从只有男用装置到男、女不同要求的双配;再到为宇航员量身定做的装置,让宇航员在“太空方便”变得更加方便,受到部队的一致好许,收到多封感谢信。2005年起,已实现了产品的成熟生产。宇航员每次上天都使用此产品,是对产品优越性能的有力肯定。现已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开发了军转民产品上市,致力于为老年人、病人及特种工作服务人群所需的系列产品。

2、研制成“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863项目”)

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当时国际上只有俄、美拥有,国内还是空白,在一无资料、二无样品的情况下,凭借学校的综合实力,袁琴华教授组织了七个相关专业、九个学科的教师组成综合课题组,经师生的共同拼搏,终于攻克了此航天急需的高难度项目,圆满完成了预期的攻关任务,研制出生产型的小样,得到部队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是对国家航天事业最大的贡献!”“舱外航天服是奔月工程第二步的核心装备,其外层又是关键,你们的研究成果增加了我们自制舱外服的信心!”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项目获得“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殊荣,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打破了传统研制和设计模式,比俄、美样品有进展,解决了舱外服制造技术瓶颈问题,为舱外航天服制造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3、负责“航天器对接综合实验台温场软罩”攻关(“921工程项目”)

此项目的攻关完成,为实现“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无人对接与“神舟九号”有人对接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保障了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顺利成功。此前国家在太空中多次试验航天器交会对接没有成功,只能改变思路,军委领导明确指示:中国能否先在地面上试验······?任务方希望我校帮助攻关搭建地面试验台所用的外层温场软罩。袁琴华教授课题组老师们设法攻克了太空对接环境中400°C的温差,特别是低温(-100°C以下)所需材料及结构的难题。经半年多时间的日以继夜拼搏,克服了多个技术难关,终于获得了成功,顺利地通过了任务方的验收,为地面对接实验台提供了场所。任务方来信告知,“项目于08年底投入使用,已完成了百余次试验,为交会对接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你们参与研制的温场软罩为对接试验台高低温试验提供了很好保障!”当“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对接成功与“神九”有人对接成功后,上海航天局经过十八年的苦战,得到了集体奖励。各国专家参观了他们试验室,一致认为中国试验室与众不同,是中国的智慧,中国的创造,这其中当然也有袁琴华教授课题组老师们的贡献。201211月中国航天集团第八研究所给我校送来了荣誉证书:“感谢学校为我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所作的贡献。”

4、参与“高低温及高辐射场中仿生复合结构高性能织物机理研究”(“教育部项目”)

袁琴华教授课题组的上述科研成果,人民网、解放网、东方网、上海热线、凤凰网、网易、新浪、搜狐、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新闻网、新闻晚报、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劳动报、上海商报等都曾予以专题报道或转载。

二、产品开发:

1、把科研产品与生产方合作,创建了“东华大学足佳科技公司”,现改名为“上海渊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2、在广东东莞百顺纸品有限公司完成航天产品研究加工基础上,开发出军转民的多功能成人尿裤和尿片,已上市。现正在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

3、开发了“竹休闲毯”、“竹夏凉毯”、“真丝毛巾毯”、“真丝拉绒围巾”、“降压毯”、抗菌除臭学生鞋、学生袜及抗菌除臭内衣及功能性内衣(内裤及文胸)等十余种产品

三、所获专利:

退休后共获专利:中国发明专利4

                中国实用专利2

四、获奖项目:

1、“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研制”20031月获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

22003~2005获“上海市老有所为科技精英奖”;

320064月获中国老教授协会“全国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并在北京授奖大会上发言,题目为“让航天员放心地在太空飞翔”;

420083月获学校关工委关心下一代成长奖;

520096月,入选市教育系统妇委会“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

6201012月获上海市关工委关心下一代“荣誉奖”;

7201212月获校退管会20092012年度“老有所为”精英奖

五、为老服务:

1、退休至今任东华大学退管会委员,努力为老同志反映一些要求和建议。

2、任二届校老教协副会长(四届校退教协副理事长),热心为老教授服务,听取各方合理建议。创建了学校首个老教授咨询组,经试点成功,已经在8个学院推广。支持及具体组织学校创建研究生督学组,目前已初见成效。组织、参与编写了“东华大学老教授话穿着”一书的编著出版。

 

东华大学老教授协会

20143

 

上篇
传达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 上海海洋大学
下篇
协会组团赴无锡考察养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