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为老教授解读“两会”精神
由市协会会长马德秀主持会议,4月1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凱原法学院二楼会议室,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教授以“全国两会精神及‘十三五’规划”为题作了2小时的精彩报告。
据悉,当天下午的报告主讲张兆安教授,系“中国宏观经济通行研究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长期担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他在时长2小时的报告中,首先向与会者汇报了今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概况,其次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上午在上海代表团的发言主旨,其三解读了“十三五”规划中法律、经济、社会的一些热点和民生问题。他谈到,本次人代会比往年增加了3天时间,主要是因为新增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内容的审议。该法规定了慈善活动、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财产、信息公开、促进措施等,占92.2%的代表投了赞成票。在审议中,有1231名代表发言,提出近4000条意见,对草案作了110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38处。这部法律凝聚了全体代表的智慧,该法的颁布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谈到,习总书记对上海近年发展取得的成果有4件事印象深刻,十分满意:一是上海的科创中心领跑全国,二是上海的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三是上海补短板整治“5违”很有成效,四是上海下大力气解决了少数干部配偶及其子女经商的问题。习总书记对上海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以自贸区的建设扩大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其他工作;二是希望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能在更大层面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张兆安教授结合上海实际,谈了对“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大任务的理解。他谈到,中央将“因城施策”写进政府报告中是非常正确的,上海因此出台了抑制房价不合理上涨的9项新政。最后,张教授解读了社会发展领域中老教授们关注的问题,诸如延长退休年龄问题、全面放开两孩生育问题、均衡义务教育资源问题等。最后,他还回应了与会老教授提出的对养老问题的看法。
当天下午,有上海高校老教授协会的领导及骨干、市退管会的领导和教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相关院系和部门的教师200余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