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琴棋书画”    况味人生

听说上海师范大学的刘鸿模教授的授课非常精彩、生动!我产生了想亲耳聆听刘教授讲课的冲动。

恰巧912日和925日在“亲和源”康桥爱养之家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有刘教授为亲和源的项目培训—— “琴棋书画”。征得了领导同意后,我就前往“蹭课”了。刘教授儒雅的风度和丰厚的学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为项目培训,所涵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因此,留给老师授课的时间就非常有限。要在短短几个课时,将“琴、棋、书、画”丰富内容介绍清楚,并使学员们对其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兴趣,的确是考验授课者的功力的。从刘教授精心制作的课件可以看出他的治学严谨和人生态度。

刘教授开始讲课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点“琴棋书画”?接着,他讲了5个方面的作用:1、能丰富业余生活 2、能提高感觉能力 3、能提升文化内涵 4、能提升共情能力 5、能提升创造能力。特别是他讲到艺术的功用在于“无用之用”,即没有功利心和家庭教育的背后是“价值观”,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意义。

在介绍“琴”时,他打出的标题是“琴韵”。不仅详细介绍了乐器的分类,还让学员们欣赏了各种民族音乐,并结合有关诗歌让学员体会音乐的“韵味”。通过讲古代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让学员懂得“知音”的可贵。

在介绍“棋”时,他打出的标题是“棋艺”。不仅是介绍棋的起源,而且,指出棋背后的含义和“棋如人生”的感悟。如:他说“围棋体现的是‘平等意识’,而象棋显示的是‘等级分明’”。又如他借用《孙子兵法》理论和下棋的“布局—中盘—收官”给人以启示,道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介绍“棋圣”吴清源的生平,让学员体会了 “棋艺”的境界。

在介绍“书法”时,通过笔墨、线条、结构和章法以及各种书体的讲解,使学员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书法”。他在“名作赏析”环节,不但介绍了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郑板桥等人的书法艺术特征,而且用书法家的故事,印证“字如其人”、书法是“生命的符号”的审美原理。

谈到中国画,刘教授非常熟稔:从“吴带当风”到“曹衣出水”;从“勾、皴、擦、染、点”到“墨分五色”;从“散点透视”到“绘画、书法、文学、篆刻集一身”,讲清了中国画的技法和特征。

在介绍古代名家和代表作时,他更是如数家珍:无论是周昉的《仕女图》还是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无论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还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抑或是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富村山居图》还是明朝吴门四家的唐伯虎《秋风纨扇图》,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在讲到徐渭和八大山人的人生遭际时,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刘教授的讲课声情并茂,直入人心。听他的课真是一种艺术享受:

他的课是一杯香茗,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他的课是一壶佳酿,醇厚甘冽、令人陶醉;

他的课是一首诗歌,言语鲜活、意境隽永。

上篇
市协会 姚梅乐 老师
下篇
赞老教授读书活动 财大 顾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