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吴友其是吴宁街道城南社区的一位居民,今年68岁,他租住在南新巷的一间小屋里,平时没有生活来源,主要靠小区每年发点钱接济。从前年底开始,他领到了政府发放的服务券,每月105元,他便用服务券到社区医疗室买药,或到指定的地方买些吃的。昨日,吴友其说,这是政府为困难老人办了一件大好事,对改善生活带来不小的帮助,如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这些服务券,那对生活带来的帮助会更大。
  市民政局社救科科长陈正康说,政府购买服务是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的一种新形式,在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搞得比较成熟。我市的这项工作目前已走在了金华各县市的前头。我市从去年年底进行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市已在各镇乡(街道)建立了19个养老服务中心,在14个城市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在18个村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从前年底开始,我市向城市社区和农村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去年我市发放这类服务券金额达22.6万元,有上万人次享受了政府购买服务。
  当然,和上海、天津等运作成熟的大城市相比,我市的差距仍十分明显。像天津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养老产业,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为老年人提供配送、家政、精神陪护、康复护理等各种服务,就连剃头、洗脚、剪指甲等延伸服务,也都已经涉及。在我市,受财力所限,政府购买服务涉及的面还比较小,享受的对象总体上还不是很多。相关部门虽出台了文件,对居家养老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受条件限制,不少服务项目还没有得到开展。比如,在服务内容上,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六大类,但我市目前由于提供服务的点在城区仅有十来个,仅限于到指定的点买药看病、购买生活必需品或到指定饭店吃饭,不仅提供的服务项目不多,而且也让人感到不方便。此外,政府购买服务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分无偿、低偿、有偿三种,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除了体现政府的关怀,也可推进养老体系的社会化运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即便在城区,许多老人在消费了服务券的额度后,额外消费的意愿不强,这使得政府购买服务的带动作用受限,也影响了养老产业的社会化运作。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居家养老是城乡居民养老的主要形式,今后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服务项目,为更多的老人享受更好的服务作出努力。

  来源:  东阳日报

上篇
农村五保老人很幸福
下篇
上海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