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营造创新氛围  建设教育强国

——财大老教协读书会交流阅读《自我突围》一书体会

1010日上午,成立7年半的上海财经大学老教授协会读书会近20位会员,聚集在离退休处二楼会议室,交流阅读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作品《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一书的体会。会议气氛热烈,发言踊跃。校离退休党委书记牛文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今年63日的解放日报书市专栏推荐和介绍了施一公《自我突围》一书,这本书是施一公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教育工作者的,更是写给青年学子的。该书关乎成长、求学、教育、家庭和理想等,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自我突围,一个当代中国科学家的人生观。910日以来,郭羽诞、孙丽云、刘志远、吴幼萍、霍文文、王惠玲、姜淑娟、姚惠英、潘玉男、王士如、金阳、晁钢令、葛守中、曹静陶、徐萍等15位同志先后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人奋斗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弘扬科学家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厚植家国情怀、生命的意义在于责任等多个角度在群里发表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交流会由校老教协副会长、读书会会长郭羽诞教授主持。牛文光对读书会的老同志努力营造读书氛围,着力培养人文精神,做了高度评价。他说,《自我突围》这本书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各位老同志的阅读体会写得好!牛文光还介绍和通报了新学期学校主要工作的开展情况。

顾国柱教授首先发言。他说,《自我突围》是一本个性特色鲜明,又能引起广泛共情的好书。值得我们,特别是青年学生阅读,而且常读常新。作者的自我突围,体现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创新,又反映在人生三观的不断超越。王惠玲教授说,读了这本书,很受教育,深切感受到家国情怀是施一公超乎常人的、极其聪明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的根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软环境建设和师资水平。我们对历史和国外的许多情况有比较,才知道怎么做得更好。我们老同志要努力学习新知识,跟上新时代的发展。甘兆志教授说,施一公这本书涉及的面比较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学校要把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陶婷芳教授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教育目标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她就学校创办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等几件大事,围绕个性化教育、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霍文文教授说,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首先,喜欢作者的真实;其次,敬佩他不断自我突围,超越自己,永远向理想前行;再次,施教授为祖国培养顶尖人才的探索和书中提到的钱学森之问值得我们深思。霍老师还联系目前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心理等问题,结合国外的教育,谈了自己的想法。

 

郭羽诞认为大学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许多重大科技创新都是对前人成果的质疑之后提出的。我们大学的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告诉学术前沿的不同派别与观点,这并不意味着哪派对哪派错,而是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判断,究竟哪一派观点更接近现实。课程考试内容应该有一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查看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这也相当于让学生写出一篇小论文。

 

刘志远教授说,高校改革需要培育高素质人才,而人才最关键的成功因素是树立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一要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培养社会责任感。要打牢筑实大学生理论知识根基,不断拓宽视野,强化立志成才、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三要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葛守中教授在线下交流前,就将他写的读后感发在读书会群里,不少老师看了都点赞。但在交流会上,葛老师告诉大家,那是他用百度AI写的。无论从谋篇布局到语句通顺,从概括该书的主要观点看法到精彩语录的引用,从行文的逻辑到用词的准确,AI写的读后感,都至少达到一般大学老师写的水平。葛老师说,施一公教授是中国教育体制内培养的优秀杰出人才,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在赞叹他突破自我、勇于创新时,也可以突破退休教师的自我,关注高科技的发展,像AI这样有引领性的高科技,已经不是在高高的天空上吹的风,而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校老教协会长晁钢令教授因故不能出席会议,但写了一段自己的感悟:拜读了各位的读书体会,深受启发,也感受到了各位对人生的思考。步入暮年,回顾历程,自我反思十分重要。但我更关心的是我们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人生刚刚开始,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理想的人生环境,不仅关乎他们的成长,更关乎国家的明天。 

【文:吴幼萍,图:徐萍、李中原,审核:牛文光,编辑:李中原】

 

上篇
上海海事大学老教授协会参观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
下篇
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向退休党员和老教授通报学校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