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1个云南人里就有一位老人(60岁以上),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直视的尴尬现状,对于庞大的空巢老人群体而言,吃饭已经成了一件不小的麻烦事。而昆明市官渡区的东华路社区办起了“老年饭桌”,让许多老人吃上了可口的饭菜。半年来,得到不少社区居民的认可。

  “老年饭桌”真为空巢老人们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吗?这种零利润的运营模式能否推广开来惠及更多空巢老人?推广中又需要解决哪些难题呢?

  》》 探访

  四菜一汤只要3元

  昆明市官渡区东华路社区,84岁的武兰英老人从街边一栋6层楼上慢慢走下来,微风吹起耳畔的一缕白发。

  每天中午11点,她都会带着碗,拿着蓝色的饭卡,与社区里的几位老姐妹一起到小区中心的“老年食堂”吃饭,“今天有麻婆豆腐、红烧肉、鸡片莴笋、青椒炒番茄、排骨南瓜汤。”看着食堂门口小黑板上公布的菜色,她说,自己一个人住,买菜做饭实在麻烦,能在“老年食堂”和其他老人一起用餐,感觉饭菜更香。

  东华路社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1.3万余住户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37人,占人口总数的两成多,“空巢老人”50多名,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为解决社区老人的吃饭难题,自去年12月起,东华路社区尝试向小区内60岁以上、持有本地户口的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每顿饭至少有两荤两素一汤,仅售3元。

  每天服务70位老人

  这个小食堂设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院落中,院里种植着高高矮矮的植物,高的枇杷树亭亭如盖,矮的栀子花绿意盎然,六七张桌椅干净整齐。中午11点30分,“老年食堂”的6张桌子都已满员,用餐区显得十分热闹。

  用餐的老人们赞不绝口,都说饭菜味道好、干净又便宜,环境不错,服务热情,而在墙上挂着的多封感谢信更说明了这项服务深得人心。

  据统计,小食堂开办半年来,每天为近70位老人解决了吃饭问题。

  》》 思考

  能否全面推广?

  “其实这不是昆明第一家‘老年饭桌’,但能维持半年时间,而且经营得这么好,真是值得推广与借鉴。”在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徐丽萍看来,要成功推广“老年饭桌”,首先得解决3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其成为一项长效机制,保证食堂不会因经费问题半途而废;二是得严格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让老人吃上干净、放心饭;三是要合理膳食结构。“其实,老人的食量都不大,吃得好比吃得饱更重要,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配备一定的营养师,搭配菜色,合理调整老年人的膳食结构。”

  “账单”谁来支付?

  “基层政府机构职能有限,长期以往,必会面临不小的经济压力。”云南省政协委员和宣常年关注养老工作,他认为,如完全由社区来承担老年饭桌服务并不现实,长期下去难以维系。

  和宣说,办老年饭桌最终还是应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由政府出台统一的扶持政策,给予专项资金进行补贴,具体服务由企业来做。“建议昆明政府找到一家大型餐饮公司,将所有社区的老年人的饭承包起来,规模大、效益好了,成本也低了,质量好,能让老年人得到最大的实惠。”

上篇
全国人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立法调研组来江苏调研
下篇
办遗产公证的老人持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