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青先生于我,既是大学校长、导师;又是国家级的领导人,虽然离开我们将近十个年头,但对苏老的思念之情,依旧是那么深沉、那么留恋,梦中常会见到他那慈祥的身影。在苏步青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回忆起当秘书时苏老对我讲的三句话,深感这是指导我人生进步的箴言。

作为一位秘书应当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一次讨论纪念建党70周年写作的口述中,苏老回顾走过的历程,深怀感情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发展。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苏老对中国共产党从不甚了解,到一步步加深,直至发出此身到老属于党的真情表露,并付之实践,对我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职时,我听从党组织安排,做好份内工作。退休后,我坚持为人民服务,仍接受学校返聘,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从未放弃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与坚持,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信仰是以理性和科学为出发点,把自己的立足点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正确价值基础上;是勇于面对生活,并改造现实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追求人生幸福。这种信仰对待道德和精神追求,能引领人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是对人生社会有益的道德。信仰是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做文章,指引我的正确人生道路。我之所以有今天的名分,是理想和信念促进的,所以我怀念苏老,敬仰苏老。
秘书要靠自己的奋斗,学理论,学技能,去赢得组织的信任,赢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一切。至今还记得,秘书在高校中,没有什么职称可评,工资、住房都与职称挂钩。苏老看到了这些,鼓励我去兼课,以解决职称问题,从不许诺给什么待遇。但是工作都做不完,还有时间上课吗?在苏老的提醒下,我白天工作,晚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写论文,靠着辛勤与奋斗,经过24年的努力,评上了职称,改善了住房条件。
秘书虽处于特殊地位,因工作性质而享有一定的特权,但这些特权是从领导权力中派生出来的,不能因此产生某种优越感,更不能以权谋私。在苏老身边工作,我充分感受到苏老的廉洁奉公,凡写信有点涉及私事,都是自己贴邮票;领导安排苏老外出休养,都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从不搞特殊化。在苏老榜样的教导下,我向苏老学习,坚持该拿的拿,不该拿的绝不伸手。注重自身修养,纯洁意识,防微杜渐,在秘书生涯中保持清白廉洁。退休后,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像在职时那样,以自己特有的技能如应用文写作、编辑,力所能及地继续为党工作。
“秘书还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走得更远。”与苏老日常接触中,听到最多的是“活到老、学到老”。苏老50多岁学俄语,后又研究计算几何,练习书法、锻炼身体,获得长寿,为国家工作七八十年。
苏老的言传身教,鼓起我不断进取的风帆。因眼睛高度近视,曾发誓不学电脑打字。但是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前,组织上要求我承担《复旦大学百年纪事》执行主编的任务,大量电子版发到我手中,不会电脑就难以做好这项工作。这就引发我去学习和进取:62岁学电脑,不过还是“一指禅”,64岁买手机发短信。66岁兼任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的任务,与大学生一起阅读《苏步青传》、谈心,给予年青人读书与做人的指导;为了便于沟通,我又学会发QQ。68岁时,年轻干部急需学习应用文写作技能,我又学会自己做PPT,给他们传授写作技艺,真是学无止境啊!我从中获得良好的心态。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观处于心理现象的最高层次,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者,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苏老关心秘书的自我提高,只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给予鼓励,同时提供研究成果发表或交流的机会,我写作的苏步青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论文,苏老亲笔修改审定,先后在《复旦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这也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几十年来,我进行高等教育学研究,撰写和发表一批论文和书稿。主编《复旦大学教授录》两册共 63万字。结合工作撰写《苏步青传》、《我为苏步青当秘书》等文集6部。
苏老的谆谆教诲使我逐渐树立理想和信念。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那么一点精神,才不会为困难所屈服,才会心存高远,才会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去追求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苏老在谈及数学人才培养时说过:他们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与辛勤的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实干,才能在攀登数学高峰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同样,就秘书工作而言,它具有责任大、时效强、事务繁的特点,没有实干精神,一天也干不下去。
本来只想当几年秘书,没想到一干就是整整23年,虽然很苦很累,但是很值得。苏步青教授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复旦大学的光荣,是温州故乡的幸运,能为他老人家服务,是一种福分,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何况面对伟人,耳濡目染,我真的受益匪浅。现在想起来,自己之所以还有一些著述和成绩,与苏教授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苏老的教诲我会一辈子牢记心间,落实在实践中。
上篇
与苏步青先生为邻 写于苏步青诞辰110周年之际 复旦大学 黄希礼
下篇
喜迎党的十八大(外一首)复旦大学 葛乃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