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我校的内涵建设,我们老教授协会主动承接学校社科研究课题《上海师大学风调查分析》,组成了课题组,从2012年夏到2013年冬,历时一年半,通过学习、调查、分析和辩论,七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一篇近万字的调研报告:《关于我校学风的调查和建议》。在这份调研报告的前言中写道,“最近二三十年,我校同全国高校一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学生数量超过四万(相当于1935年我国大学生之总数)。数量发展,必然要求内涵的提升。”“近年来我校开展‘学风月’和连续十年的‘教学质量月’活动,取得的一定成绩”。但毫无疑问,要使我校培养的学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相匹配,“依然问题严峻,任务艰巨”。“为使我校学风建设步上新台阶,开展学风现状调查进行科学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无庸置疑的”。
调查报告的内容分为四部分:
一、学风调查的基本对象和主要方法
本次学风调查以我校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为基本调查对象。文献阅读、座谈、专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则是此次学风调查的主要方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取得了948份样本,成为分析研究的数据基础。
二、我校学风的基本状况及不良学风的主要表现
在此,报告首先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我校学风作了一分为二的反映,尽量避免片面性。但文章的侧重点,依据问卷数据,仍在于揭示令人堪忧的不良学风。主要表现为六方面:1、学习缺失社会目标和持久动力;2、学习纪律松懈,“混混”现象严重;3、平时不抓紧,考试忙突击;4、轻视社会实践,懒于动手实验;5、学术活动不积极,学术空气不烈;6、无视学术诚信:考试作弊,论文(作业)抄袭。
三、不良学风的成因剖析
报告以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辩证观点,力图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方面揭示和剖析不良学风形成的四大原因:1、指出在政风、社风不正的大环境下,学风不可能一枝独秀;2、指出学校办学理念的偏颇(重智轻德、重智轻体),教学、科研天平失衡,教风不良,管理松懈等是形成不良学风的直接重要原因;3、也指出家庭对学风也存在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4、最后着重指出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是形成不良学风的内在原因。
四、关于改善我校学风的若干建议
1、切实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2、学习、传承、弘扬我校的名师精神,以《师道永恒——上海
师大名师列传》为教材,开展宣讲活动;
3、健全校、院两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
4、以教风带动学风,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5、着力培养和弘扬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6、严格学生管理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7、在上师大校务微博(官方网站)上组织师生开展“三风”对
话交流,形成优化学风氛围;
8、开展学风实验研究,探索学风建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