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银发盾牌”项目为老年人权益保驾护航
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老年人口占户籍比例达到28.5%,超过上海平均值。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基层社区的为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去年,该街道在“老年法律咨询流动驿站”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升级服务”,开发拥有8类法律服务的“银色盾牌”项目。该项目实施一年来,对143个法律问题进行跟踪,通过咨询流动驿站、法律大讲堂、心灵热线等多个子项目全面地为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援助,切切实实地为老年人维权撑起了法律“保护伞”。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专业法律团队。“银色盾牌”由法官、检察官、资深律师、老年协会会员、人民调解员、社区志愿者等成员组成,每个居委会配备1-2名在校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提供结对服务。法律团队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就热点法律事件进行“会诊”,由居委会志愿者在搜集社区老年人关注的赡养、房产分割、财产继承、遗嘱书写等几类情形的基础上,筛选老年人近期关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适时“定位”得出哪户哪家的老年人需要咨询法律问题,以在下一个阶段上门造访进行“一对一”的解决。一年来,志愿服务团队“车轮”越滚越大,先后进驻了该街道23个居委会,50多名社区志愿者参与到“银发盾牌”项目中去。
二是搭建平台,举办涉老法制主题活动。“银发盾牌”服务团队以市二中院法官、市检察院二分院检察官为团队核心,定期举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等法律大讲坛栏目,结合涉及老年人的婚姻、赡养、家庭住房、社会保障等常见问题,从法律角度为他们阐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条文。专业律师定期开展老年保障维权专题咨询服务,让社区老年人懂得和珍惜自己在社会及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同时,该服务团队加强与街道老年协会、各老年维权示范岗等单位的联系沟通,主动了解老年人在法律方面的需求,一年来,2422人次社区老人在人身权、劳动报酬权、居住权、物产权和被赡养权等多方面得到帮助和受益。
三是以人为本,倾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服务团不仅在专业法律上提供服务,而且将人民调解、心理疏导进行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老年人进行法律方面的释疑解惑。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来到法律驿站,不是纯粹来进行法律咨询,而是想通过这个途径为其解决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心理上的障碍。为此,“银发盾牌”的志愿者们采取“2+1”的工作方式,首先由心理咨询师从心理上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化解老年人的不安,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通过人民调解员面对面,心对心的讲解、疏通,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在萌芽阶段基本化解矛盾。(一年来,该街道老年人涉法维权案件有20%通过调解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调解不成的,由服务团的专业律师出面,对老年人以及其相对人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法律层面必要的解释和法制宣传教育,使老年人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彻底解决纠纷。
共和新路街道“银发盾牌”项目作为该街道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的一部分,一年以来共举办法律大讲堂48次,为2000多人次的老年人提供了免费法律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所困扰的法律问题,深受社区老年人的欢迎。下一阶段,该街道将进一步深化“银发盾牌”的品牌项目,开发更多的法制宣传体验,为推进老年人普法维权再接再厉。
(文章来源:东方法治网 201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