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老骥伏枥扶贫支教 老有所为乐在其中

—记上海市老教授协会与河南固始教育帮扶工程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一项伟大的工程,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号召下,上海市老教授协会于2016年始,以开拓精神创新了老有所为,打响了教育扶贫智力支教这场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先导性功能的攻坚战,突破传统的支教模式,迈出了扶贫支教的新步伐。

一、发挥优势,在教育扶贫中展示老有所为

教育发展,系之人才。

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凝聚着一万多名高校退休的老教授,长期的教育生涯熏陶并练就了他们热爱教育、投身教育、忠诚教育的初衷与心愿。协会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进一步发挥着教育人士集聚、专业领域广泛、智力资源凸显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夕阳红的退休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2016年6月,市协会领导与河南省领导进行对接。7月中旬,市协会组团专程前往河南固始县开展考察调研,先后实地走访了固始第一中学、固始实验中学、固始第六中学、信合实验小学、方集中心小学和方集缸窑小学等学校,在与校长教师的座谈中,了解固始教育现实状况,掌握固始教育的实际需求。 固始,其所在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域的原因以及先天不足的资源匮乏,这个河南第一大县、农业大县,至今仍未甩掉贫困县的帽子。固始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32所,在校学生28.56万,教职工1.25万。县城学生中留守儿童占50%,乡镇学生留守儿童占70%以上。从教育硬件看,办学设施简陋,场地拥挤,教学配套设施发展不尽均衡;在教学软件方面,存在着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科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市老教协会长马德秀多次指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和追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动员东部地区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这就是号召上海的老教授们主动响应中央、“携手老区奔小康”的最强音。

通过调研考察,固始的教育教学现状,激发了老教授们要为老区脱贫贡献力量的至深情怀。协会领导深感,作为市一级的群团组织,理应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让老教授们在“老有所为”中,积极对接和主动服务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于是,市协会领导与固始县领导进行了充分的酝酿与沟通,决定启动教育帮扶项目。

二、明确定位,在主动对接中理顺支教方向

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2016年8月10日,固始县政府会议中心人头济济,“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帮扶固始革命老区教育发展项目启动仪式”正在进行中,全场300多名与会者热情高涨。上海的老教授们老骥伏枥肩负重任,固始的各级教师满怀激情喜迎客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宣布项目正式启动。市老教协会长马德秀、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涛在讲话中,高度评价帮扶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表示要全力以赴打好这一精准帮扶的攻坚战。市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汤传明、固始县副县长李小涛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决定从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由市协会派员对固始县13000名中小学的校(园)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为期5年的全方位培训。河南省鑫艺来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申授实业有限公司分别捐赠了教育帮扶基金。

协会的领导与老教授们深情感慨:我们一路奔波而来,就是为了寄托对老区的深情厚谊,就是为了固始的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是要给力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们,就是要为固始早日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教育帮扶项目的开展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举全市之力,汇集多方优势,统筹调动教师、教学资源,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明确定位、接好地气、有序开展、逐项落实,共同做好上海与河南的教育扶贫、智力支教工作。市老教协专门成立了“上海市老教授协会教育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百人讲师团”。领导小组针对协议的目标与方向,研究落实步骤,对接固始达成共识:5年教育帮扶,既要考虑短期培训计划,又要思考中长期的培训方向。具体培训工作,要从宏观上宣传讲解我国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微观上要以如何做合格的学科教师为切入口,通过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和经验的传授,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积极运作,在服务培训中体现自身价值

欲善其终,先固其始。

扶贫必先扶智,阻断代际贫困传递,关键就是要提升教育和人才的品质。老教协决心牵住“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和能力”这个关系教育质量的“牛鼻子”。把帮扶重点放在全县13000名教师身上,而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更是“牛鼻子”上的“环”,是用一个灵魂启发更多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帮扶的“先手棋”。

夏日炎炎,人心更热。年事已高的老教授们依然千里迢迢赶赴固始,通过支教培训的老有所为,继续在服务教育中体现与感悟着人生的自我价值。

8月10日至12日,首批固始县200多名中小学校(园)长培训班正式开班。一批高校知名教授、教育管理者,分别就现代教学理念、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现代科技发展、中外基础教育比较、做优秀的中小学班主任等专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接地气”讲解。授课准备充分,上下互动热烈。精彩报告让学员们对教育、教师有了新的认知,以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坚持用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8月20日至22日,对固始县460多名中小学班主任教学专题培训。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爱学生;积极改革与创新,探索发展新思路、新办法是破解贫困地区教育难题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娴熟运用讲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等,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对学员们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教改探索、管理思路的拓展和提升都起着很大的引领作用。

专家学者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全体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固始学员表示,老教授授课,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老区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观点新颖,理念超前,案例生动,精彩纷呈,水平之高,令人信服。我们一定要好好领会,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来指导实践,引领固始教育的发展。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更新理念提高素质,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老区的教育及社会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全面推进,在智力支教中感悟老有所乐

岁月如流,步骤紧迫。

时光已临近2016年尾声,然而,踏进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办公室,依然呈现着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节奏感。第三批培训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11月中旬12月初,老教协通过与固始的两次对接,基本明确了12月份培训的细化计划,并确定了2017年上半年的整体培训规划。12月中下旬要完成四天8个单元共计400名中学语文、数学教师的重点培训。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素养、心理健康、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专题培训,在转变观念、拓展视野、提高水平上下功夫。在固始教师培训工作基础上,老教协将“锦上添花”做好增量工作。

老教协的工作人员都张罗着遴选人员与资料筹备,统筹汇集百人讲师团以及市教委教研室的教学资源,通过紧锣密鼓的联系沟通,基本确定了讲师团成员,并逐一落实授课题目、教学大纲、讲学内容以及个人简介等任务。授课重点围绕着中华文化大视野下的语文教学、现代文文言文的解读、上语文课的趣味与深度、跨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的应用、数学的奇境、几何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等从宏观到微观且丰富充实的专题,有关资料与PPT都相继传递给了固始的同志。

由秋入冬,气温骤降,天气渐冷。从上海到固始,都已进入寒冬季节,但奔赴固始的老教授与教研员依然激情在怀: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与培训育人者的重任,在教育扶贫中去感受“老有所乐”之情操,在智力支教中去领悟晚年生活的新乐趣,在老有所为中继续凸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展望2017年,2月,全国首创的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将派遣数位专家前往固始打响第一仗,通过开设师德师风专题巡讲会惠及2000多名教师。随之,或短期讲座或来沪培训,从3月到8月,将组织安排教师与骨干进行全方位的6次培训。暑假期间,安排百名留守儿童看上海活动。

教育扶贫在紧张的进程中展开,智力支教在有序的节奏中推进,上海市老教授协会正组织与发动着一批批讲师团的老教授们,在对接固始的奔波中唱响着一曲曲老有所为之歌……


上篇
马德秀会长在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全体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下篇
摸清协会家底 把握工作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