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后勤慈善工作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于5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当中有3条新增的条款,包括:75周岁以上老人“从宽处罚”、75周岁以上老人“原则免死”、75周岁以上老人“轻罪缓刑”。

  这3条涉老条款当中,“75周岁以上老人原则免死”的条款从修订到通过的过程中,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热议。有人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对老年人罪犯网开一面,太讲人情了,会不会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进而诱发更多的犯罪?这样的质疑引发了法理与人情关系的思考。

  “免死”为什么限定在75岁以上?

  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从生理角度看,人到老年,器官功能、意志意识会减弱,记忆力会衰退,七八十岁老人的智商和判断力都会下降。但在修正案(八)生效前,只有针对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妇女的刑法免死条款,对于同样是弱势群体的老人则不得免死,等视于正常成年人。

  “设定75岁的刑事责任年龄上限并不是严格物理论证下的结果,这个年龄线的划分是基于一般的自然规律,老人75岁原则免死更多是基于道义上的考虑。”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邵维国说,“因为我国古代的刑事法律就有遵循‘矜老恤幼’的原则,有对犯罪的老年人给予减免处罚的法律传统”。

  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志民表示,“75岁的上限可说是多方博弈之后的结果,是相对合理的。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同理,到了一定岁数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是基于人的生理曲线的理性而又科学的规定。因为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从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程度,并使用相应轻重的刑罚。”

  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庄军元律师告诉记者,“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0年10月颁布施行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实行)实施细则》第3条第四款就明确规定:65周岁以上的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这个规定说明在司法实践中,已经考虑了对65周岁以上的老人给予体恤和宽恕,所以‘免死’设定在75周岁是比较合理的。”

上篇
退休年龄怎样认定?
下篇
防“啃老”:老人提前打“预防针”